loading..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下午茶 |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交流论坛(第二期)顺利举办

编辑:

发布时间:2024-04-18 09:40

浏览次数:

2024年4月18日,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交流论坛—“UPA学术下午茶”(第二期)活动在在粤海校区(南区)致理楼1007会议室顺利举办。研究院金银富教授、沈翔助理教授及1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论坛。沈翔助理教授主持论坛。

18E26

在论坛的学术报告环节,博士后方黄城作了题为《隧道支护-围岩系统的多体接触法》,报告从隧道工程的接触问题出发,探讨不同算法的优劣特性以及高性能接触算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实现,着重介绍由汇报人针对不同支护结构所开发的线-体、面-体、面-面以及多体接触算法,同时阐述这些算法在隧道工程多尺度分析中的应用。

34D81

博士后赵千作了题为《基于路面多传感器的车辆动态荷载信息采集技术》,研究从车辆-路面相互作用模型出发,结合实际工况,进一步探究不同车速、车载及路面平整度对路面结构和传感装置的影响规律,为嵌入式传感及路面振动监测的应用提供了支撑,也为智能感知装置及道路结构的长期服役性能分析提供了依据。

2A4EA

硕士生张虹作了题为《基于客流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网络韧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报告基于深圳市轨道交通AFC乘客进出站刷卡数据,通过客流仿真模拟实验获得各扰动场景下的指标数据,通过熵权法和优劣解距离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网络韧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定量评估型。

384AB

硕士生王贝凌作了题为《密集地下空间下土体和结构的变形及力学分析》,报告针对运营隧道水平位移过大问题,考虑邻近刚性围护结构的遮拦效应及土体与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注浆纠偏对隧道结构的应力及位移影响的理论模型,建立了附加荷载和隧道位移的耦联关系,为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3B3F8

硕士生刘志昊作了题为《颗粒-流体两相动力学模型研究》,研究采用连续介质理论,以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为基础,针对空气和水两种包裹颗粒的流体环境,构建了颗粒-流体两相动力学模型,对于颗粒沉积过程的刻画和地质灾害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7E38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和汇报人员就学术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4813

24E3F

现场投票评选出刘志昊和赵千的汇报为本场优秀报告。

39DF8

粤海校区: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

丽湖校区: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

电话:0755-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7936号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 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