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首页

首页 - 学术信息 - 正文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圆满成功

编辑:

发布时间:2024-11-26 16:38

浏览次数:

365BC

  2024年11月26日,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圆满成功。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协办。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陈湘生院士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本次大会以“地球系统科学与工程地质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工程地质学科与地球系统科学及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吸引了全国各地工程地质领域1600余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

76D14

开幕式现场图片

      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祁生文研究员主持,深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永成教授,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李晓春副司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刘羽处长,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士、深圳大学陈湘生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辉明教授等先后致辞,强调了工程地质学科在城市建设、灾害防治、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期待本次大会能成为推动工程地质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包小华教授代表组委会介绍大会筹备情况。

2EC7C

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祁生文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2DEAC

深圳大学汪永成副校长致辞

3DAC7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李晓春副司长致辞

3350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刘羽处长致辞

2F717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陈湘生院士致辞

2E46A

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唐辉明教授致辞

2D29E

大会组委会负责人包小华教授介绍大会筹备情况

      在为期3天的学术交流中,与会代表们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分享和热烈讨论。大会围绕工程地质与地球系统科学的交叉融合、地质灾害防治与韧性城市建设、大数据与地下空间利用、生态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等核心议题开展交流。期间,分别举办了7场主题报告、22场大会报告、103场特邀报告、206场专题报告以及262场研究生报告,总计超过600场高水平学术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3E83B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特别策划并举办了多达262场的研究生报告,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和促进学术交流的宝贵平台。经过激烈角逐与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50位优秀研究生报告奖得主,长安大学彭建兵院士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葛永刚研究员分别为获奖者进行颁奖。

595E0

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奖

      闭幕式中,长安大学彭建兵院士与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化建新教授级高工分别为获得第七届“谷德振青年奖”的青年学者颁发证书。“谷德振青年奖”创立于2012年,每两年评选一次,是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为纪念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开拓者谷德振院士,表彰在我国工程地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工程地质人才而设立的专业权威奖项。共有10位优秀的青年学者获此殊荣,具体名单为:王文沛、葛云峰、王学良、朱星、吴文平、刘建磊、陈兴强、曹琛、程青、李严严。

4EAA9

第七届谷德振青年奖

  最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祁生文研究员宣布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胜利闭幕!

51B3D

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胜利闭幕

  学院、研究院副院长包小华教授,研究院金银富教授、蒲诃夫教授等7位教师代表研究院做了大会报告、分论坛特邀报告等。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研究院师生的精心策划与全情投入。在前期筹备及进行过程中,共有40余位教师及80余位学生志愿者参与,细致入微地安排会议日程,热情周到地接待参会嘉宾,每一步都凝聚着师生们的辛勤汗水,确保了大会的顺利进行。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也进一步提升了研究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501F2

765FC



粤海校区: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

丽湖校区: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

电话:0755-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7936号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 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